发新话题
打印

一碗面的故事 Story of Noodles/面条之路Video:面条东游记

台湾面条

鳝鱼意面是台湾夜市台菜馆、台菜餐厅普遍常见料理;尤以台南鳝鱼意面最富盛名;鳝鱼香脆,面汤汁浓郁酸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动,鳝鱼极富蛋白质铁质,亦被视为食补补身圣品。
制作

先烹煮熟鳝鱼,再以勾芡、乌醋、糖与意面及鳝鱼猛火爆炒,即可。另外有一种干面的作法则是将意面先煮熟,然后再将炒好的鳝鱼和意面混合。
意面

在一般鳝鱼意面面店,店家会将约莫碗大小同体积干硬、已经油炸处理之面块,堆放于料理台前,堆积如山面块蔚为奇观,是此台湾小吃面店特有噱头.




炒鳝鱼意面









TOP

台湾面条

大面焿(亦有写作大面羹)是台中市独有的特色小吃。它是由“大面条”、加油葱酥虾米、碎萝蔔干和切段的韭菜拌著吃的一种面食面条口感滑溜滑溜,面汤浓浓稠稠,而所谓的大面比一般黄面白面都要粗;因大面下滚水煮熟后,面汤稠稠的,尝起来有点黏又不会太黏,所以称作为“”,还带着特殊的碱味,但与一般小吃里所谓的羹不同,一般为早餐主食。

历史台湾光复初期,就已经出现大面羹,当时只是穷人家糊口的食物,因此也没加什么配料,粗大的面条下肚只求温饱,因此加入大量的碱粉,使其煮起来时会胀大许多。后来许多店家加入了一些菜脯虾米肉燥韭菜等等配料调味,简单的香味加上大面羹特有的“碱味”,渐渐受到许多普罗大众的喜爱,而发展成一道便宜又具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流传地区
这种黄色加了碱粉的特制粗面条,味道较浓,由于它是属于湿面条,常温下只能保存一至两天,发迹时并没完善的冷冻保存设备,交通也不发达,才成为地域性强的传统小吃,也就因为如此,看的到大面羹的区域,集中在大肚溪以北、丰原区以南、草屯镇以西、大雅区以及梧栖区以东,换句话说,大面羹就成了多数在台中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以及中区才吃的到。后有移居外县市的人,所以在南投新竹市偶有发现贩卖以解乡愁。
特色
大面是面粉碱粉下去打的一种特制粗面条,能够久煮不烂、越煮越香Q,所以吃起来有种特殊的味道,而且颜色为黄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因此之所以称为“”,其实应该是“”的台语发音,意指吃起来的那股特殊“碱味”;其配置的小菜有油豆腐、猪皮、丸子、豆干、滷蛋等,口味相当独特。


大面焿





TOP

台湾面条

台湾牛肉面是台湾平民美食,遍布台湾省大街小巷。台湾牛肉面主要选料为黄牛肉,以腱子肉、肋条肉、牛板筋为主要选料,还有选用新西兰牛肉美国无骨小排、澳大利亚牛肉等进口肉。台湾牛肉面是当年渡海来台的老兵因思念家乡而发明的特殊饮食。“细细品来,牛肉面可以说汇集了中华美食精华,比如上海菜的红烧,广东菜的煲汤,还有四川菜的辛辣味等。







小时,这样牛肉吃起来香气十足,而且软而不烂更具有口感,再搭配上筋斗的手擀面及去油解腻的酸菜或者小青菜一起食用,香软牛肉,浓郁汤头,清爽小菜。融汇牛肉原汤和面别具一格的台湾味道。在台湾,有着“牛肉面之都”美誉的台北,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台北国际牛肉面节”。

TOP

台湾面条

台湾牛肉




台湾社会在四五十年前几乎很少有人吃牛肉,五○六○年代的台湾,牛肉还是昂贵且不常见的食材,尤其一般说来,乡村里用牛来耕种,为了感恩牛的辛苦和帮忙,农民不忍食用牛肉,甚至今日依然有人保持这个习惯。台湾水田多,当时耕作的牛只品种多是水牛,那些水牛大都服劳役到十多岁,因此肉质又老又涩,坚韧多纤维,吃起来口感不佳,而水牛肉色泽较黄牛暗红,故常被加工做为如牛肉干等牛








肉制品。近几年也有人专门饲养有机的食用水牛,据说也不逊于一般的黄牛肉,只是产量少,在市场上不容易见到。但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下,台湾人不但接受了牛肉和牛肉面,后来还居然把牛肉面变成了本土小吃,推向世界闻名。

一般家庭也不大懂得煮牛肉的方法,牛肉部位的挑选等学问。当时不吃牛肉的农民,对于没田可种的外省移民,就没有那么多不吃牛肉的禁忌了,不过移民们吃的多是黄牛肉黄牛肉的保水性比水牛好,肉色比水牛肉明亮,较鲜红,而且黄牛产肉率高,脂肪少,早年还未开放进口牛肉之前,一般食用的牛肉多选用本土黄牛肉,只是专门饲养来食用的黄牛不多,物以稀为贵,价格当然就高了,牛肉面是那年代穷人的奢侈品,因此如果能吃到一碗真的有肉有汤的牛肉面是很大的享受。台湾直到开放进口牛肉之后,才有价格较便宜的美国澳大利亚牛肉在市面上贩售,但是进口牛肉若用中式牛肉的炖煮法,在香气及口感上都差了本土黄牛肉一些,只是大部份的店家,以成本考量,多数选用的是澳大利亚牛肉,只有少数用高价的台湾本土黄牛肉。
广义地说,“牛肉面”是泛指各种以炖煮过的牛肉块为主要配料的面食,其根源已难以追溯,一般认为起源于兰州的牛肉拉面,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牛肉面在台北被冠上“川味”的红烧牛肉面,是台湾独创,四川当地并无此味。川味红烧牛肉面,有可能是从成都小吃小碗红汤牛肉”转变过来;将小碗红汤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川味红烧牛肉面。但现今在华人世界最为普遍、享誉最高的一种牛肉面,应属在台湾地区自己发展起来的川味红烧牛肉面,尤其是以台北市桃园街牛肉面最为有名。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二十家的川味牛肉面大王,各个“大王”毗邻而居,一字排开,声势吓人,在当年成为台北街景一奇。很多香港客赴台观光,例牌节目是到此一游,吃碗牛肉面再拍照留念。台北市郝龙斌在“2007台北国际牛肉面节”开幕式的致辞中说:“台北上自五星级酒店,下至一般级别的宾馆,大街小巷的食肆,到处都可以吃到牛肉面,说牛肉面是台北人的至爱名副其实”。在海外通称“台湾牛肉面”,到了美国摇身变身为“加州牛肉面”,在加拿大多伦多则更以“孙记牛肉面”,是本地川味牛肉面食客的最爱。

TOP

台湾面条

台湾牛肉


选料
编辑黄牛肉适合炖煮,但不论是清炖或红烧牛肉面,光是在选材上各家牛肉面店有很大的不同,每位师傅在牛肉部位的挑选上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用牛腿下端牛腱部份的,有用腿肉上端腰窝靠近接近大腿部位的牛腩,有用牛胸肉的,也有用牛肩肉的或其他部位,当然也有混合不同部位的。最常见的腱子肉是将牛只前后小腿去骨后所得的肉块,肉的脂肪较少,不过由于腱子肉中有许多连结组织,不容易煮散,因此极适合长时间炖煮。
其次常见的牛腩面,肉块平扁一些,较牛腱容易炖煮,口感不错,但较油腻,清炖牛肉较常选取这一部份的肉。至于牛胸肉适合大块炖煮再切片,尤其以有一条金黄色的胸线的牛胸肉最为珍贵,犹太人最喜欢用这块肉腌制成熏牛肉,做三明治口感最棒。此外牛肩肉或牛颈肉价格昂贵,一般都被高价的餐厅用来做涮涮锅牛排,市场上很少买得到,都要先预定。最近有些创意牛肉面,更爱用牛肋排或沙朗等部位的薄片。也有一些老师傅爱混用牛腩和牛腱或其他腿肉部位,取其不同的口感,当然更多是加牛筋牛肉一起的半筋半肉牛肉面,还有加牛肠、牛百页、牛杂等煮成的牛杂面,也是老配方。

附件

images (27).jpg (10.16 KB)

2014-7-5 18:52

images (27).jpg

TOP

台湾面条

台湾牛肉


吃面的学问

编辑台湾牛肉面的学问非常讲究,牛肉面爱好者就认为,吃牛肉面应该“带点野性”,不需要多余的服务,要有些喧闹、热气蒸腾出汗水的感觉,大口吃肉大口喝汤,才是吃牛肉面的“王道”。美食家也说,除了喧闹和汗水,顾客进门后看到一口熬满汤汁的大锅,都让牛肉面更添一丝怀旧的色彩,这话要是到了知识分子的嘴里怎么听都有些个郁闷之感,怀旧色彩。
除了吃牛肉面的学问外,牛肉面的做法也是非常讲究的叫一青二白三黄四绿五红。其中熬煮五天的高汤“一清”,白肉锅“二白”,乔麦面“三黄”,香菜、青蒜衬味的“四绿”,辣椒加味的“五红”,这才能算上一碗美味的台湾牛肉面。

附件

下载.jpg (12.54 KB)

2014-7-6 09:01

下载.jpg

TOP

台湾面条

台湾牛肉


台湾牛肉面 - 制作


原料
红萝卜1根,番茄2个,洋葱1个,蒜2瓣,姜四片, 牛肉卤包1个,牛肉面汤料包1个, 沙茶酱5大勺,酱油半杯,牛肉2斤。
提示:不喜欢辣的朋友请减少 豆瓣酱辣椒酱的使用量。
制作:
1, 牛肉切成块,放入锅中,水覆盖过牛肉。煮至沸腾,捞出,用水冲洗掉血末备用。
2, 将胡罗卜切成大块或长条。洋葱剥皮切大块或者只剥皮不切。
3, 加入所有原料炒出香味,放入牛肉和热开水(盖过牛肉表面),沸腾后小火慢慢炖2-3小时。
4, 最后把胡萝卜,洋葱,蒜,姜都捞出来,再放入牛肉面汤料。
5,另锅清水烧开,放入 青菜稍烫后捞起;面条抖散开入锅煮熟,捞起放入碗里,摆数块牛肉,浇上一大勺浓浓的牛肉汤,再放进青菜,撒上葱花即可。

附件

528a79bcaa96031542548a4949623cdd.jpg (54.73 KB)

2014-7-7 17:55

528a79bcaa96031542548a4949623cdd.jpg

TOP

台湾面条

玉里面[编辑]


花莲的玉里面是汤面




玉里面,原名玉里大面[1]台湾地方面食,因发源自花莲县玉里镇而得名,其发展仅现存于玉里镇,且制作上属于烹煮完成就随即拌上佐料的面食,因此食客只能在当地的店家食用,无法如同礼盒包装、名产打包带走[1]
玉里面用大骨汤为汤底,使汤头品尝起来浓郁,面条是全手工制程,使咀嚼起来弹牙滑口,故有着“台式的日本拉面”之称号[2]
历史[编辑]相传是源于日治时期,由于日本人爱吃拉面,便将面食文化带进玉里,并结合在地食材,开启了玉里人的面食历史[3]。后来,中国大陆一位福州师傅,随着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而来到玉里摆摊开馆,卖起了一种外形与油面相似的大面,受到许多工人食用后,其口感是面条弹牙有嚼劲,因此名声大噪下,于是当地人将它称为“玉里面”[1][4]
2013年9月25日,花莲县政府花莲市的县府广场举办“2013花莲玉里面节”活动[5],藉玉里面推广花莲南区的观光,因此推出53家玉里面店[4][6]。实际上在玉里有4家制面、10余家卖面,每家都对食客打着“玉里面”名号吸引上门[1]
选料、制作[编辑]玉里面分成面条、汤头、佐料三个部分。面条是选择俗称黄面的油面以手工制成,煮熟后得马上以用电风扇吹,同时手工翻搅让面条可以完全和著油,如此做法才能使面条增加弹性口感[1][4]。汤头则以猪的大骨熬煮出骨汁做为高汤[1][4]。最后在佐料部分则有油葱、葱花、韭菜、芹菜末等,这些都得视各店家选择佐料而定,然后加上豆芽菜及3块猪肉片,即完成一道玉里面[1][6]
其吃法可变化出担仔面排骨面羹面肉燥干面等口味,但因为玉里面并未仿照加工食品有添加物,所以没有保存期限,而且因为热食是在当地制作,只能在当地现吃而无法带走,否则隔天便会腐败而不能食用[1]

TOP

台湾面条

猪脚面线福建台湾常见的一道料理,常用于祝贺祝寿,尤其是在闰月时给长辈祝福,生日时祝寿,也用在灾难过后服用,有消灾解厄的意味。
俗谚[编辑]台语有句俗谚道:“一审重判,二审减半,三审猪脚面线。”即指有力人士的刑事案件,台湾法庭一审时,法官大多公正,给予重判;二审后法官便减了一半刑责;三审过后,风头也过了,无罪释放,只需吃吃猪脚面线,消去坏运气。

附件

1111images (8).jpg (10.38 KB)

2014-7-12 05:42

1111images (8).jpg

TOP

台湾面条

猫鼠面


猫鼠面是台湾中部彰化县著名的小吃,与赤牛面、台南担仔面齐名。猫鼠面也可以算是担仔面的一种,不过与台南担仔面比较起来,担仔面闻名的是干面,而猫鼠面则是以汤面著名。
历史[编辑]猫鼠面自第一代创始者陈木荣先生创立至今已八十多年,因陈木荣先生身材瘦小灵活,故绰号为老鼠,闽南语老鼠音译为汉字可作“猫鼠”,因而被称为猫鼠面。
日治时代结束后,猫鼠面由陈木荣的侄子陈昭汉接手经营,1985年再传承给其子陈汝权先生,并注册为“正宗猫鼠面”以杜绝仿冒。








三宝猫鼠面与笋干








作法猫鼠面的主材料是彰化县特有的细软宽扁形状的油面,以及独特口味的高汤肉燥。
高汤肉燥是猫鼠面好吃的秘诀之一,一般汤面的高汤多以猪大骨来熬煮,猫鼠面的高汤则是将猪后腿肉剁成细块后油炸,再加上葱、酱油与扁鱼熬煮两个小时候,再加入葱、蒜与鲜蛤汤继续熬煮一小时而成。
烹调时先将油面放入滚水中烫过,起锅后加上少许猪油、盐、蒜末、醋,再浇上一杓高汤肉燥,即成为一碗猫鼠面。
近年来经营者陈汝权先生推出“猫鼠面三宝”,即为虾丸、肉丸与鸡卷,可以搭配猫鼠面食用。
参见

E


TOP

台湾面条

赤牛面是台湾彰化县二林镇著名的饮食,在二林镇第一市场内已经营七十多年,与猫鼠面、台南担仔面齐名[1]。


历史


赤牛面并非牛肉面,而因创始者廖全得(1909年-?)的绰号“赤牛仔伯”而得名。日治时代廖全得曾跟随数个办桌的师傅学习料理手艺,后来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台湾举办大型办桌的机会越来越少,廖全得先生于是改经营大众口味的面店,以汤面为主[1]。
赤牛面第二代廖长庆先生在经过不断的品尝各地小吃后,调整赤牛面的汤头、调味与酱料,也改变使用面条的选择,确立了现在赤牛面的基本口味。目前经营赤牛面的第三代廖学林先生又赴日本考察日本餐饮的调理方法,在经过一番调整后,才成为目前的赤牛面[1]。


作法




赤牛面之所以著名主要来自于它的汤头、肉燥和独特的酱料,主材料除了面条以外还能替换为米粉、粿条,另外也可以搭配肉卷、肉丸与青菜[1]。
其中汤头以猪大骨熬制,再以特殊的方法去除杂质与异味;肉燥则是以猪肉、猪皮、虾仁、猪油佐料所调配;肉卷以猪肉打浆,再用猪肚网纱包裹,包含二十多种材料,为其主要特色[1]。

附件

230px-C16eaf104061bb9d0ac0844691d5fd4c.jpg (9.65 KB)

2014-7-14 10:08

230px-C16eaf104061bb9d0ac0844691d5fd4c.jpg

赤牛麵.jpg (28.11 KB)

2014-7-14 10:08

赤牛麵.jpg

TOP

台湾面条

金门面线金门县的特产之一,産于"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引用金门独特的纯净水质,由手工制成,韧性十足,并经由“风”和“阳光”自然干燥。




历史特色金门面线的质朴与风味-纯手工制作,过程中并不加盐巴,靠天然的阳光和风来自然干燥,不添加任何防腐剂。

http://zh.wikipedia.org/wiki/金門麵線

附件

下载 (2).jpg (13.65 KB)

2014-7-15 05:37

下载 (2).jpg

images.jpg (6.98 KB)

2014-7-15 05:37

images.jpg

TOP

台湾面条

关庙面原名“柳仔面”,当地人习称大面,是台湾地方名产,为台南市关庙区闻名的手工面,与凤梨、竹笋并称“关庙三宝”。

简介
关庙面特色是台湾南部日晒充足由自然光曝晒,没有所谓的久煮不易烂这种说词、香滑爽口且价钱便宜,在关庙乡的制面厂都能看到晒面景观,且关庙水质佳清澈,形成关庙乡另一种特色。关庙面有时被制作为关庙滷面,常会被当地人做为招待宴宾与祭祀之用,因此在乡内会看见庙宇出现供奉关庙面来祭拜神明。

煮食方法
水滚后放入面条,滚至约3~4分钟即可捞起,可用于拌面、滷面、凉面、汤面等,变化出许多面食料理

附件

Kwetiau_Ayam_Jamur_Pangsit_Bakso.jpg (79.64 KB)

2014-7-16 11:12

Kwetiau_Ayam_Jamur_Pangsit_Bakso.jpg

TOP

台湾面条

摵仔面即是俗称之黄汤面、黄干面或是拌面总称,台湾当地另一称“担仔面”。由于读音相近,常被误作“切仔面”,北台湾后已习称“切仔面”。摵仔面为台湾小吃面类最基本原形,变化无穷,任君挑选食用;台南担仔面即是出自于摵仔面之闻名海鲜面。在台湾历史上,摵仔面和台南担仔面相当,并列台湾两大名面。


切仔面





相传台湾仔面出自台北县芦州乡(今新北市芦洲区),台湾光复后由周乌猪的门徒杨万宝加以发扬光大。当时芦州有“和尚洲”之称,故又名“和尚洲摵仔面”。
河上洲文史工作室执行长杨莲福述:“台湾光复前,芦洲人周乌猪在涌莲寺庙口前卖摵仔面,不过因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萧条,摵仔面设摊断断续续,直到民国卅五年(1946年),芦洲人杨万宝战后刚从南洋当兵回来,由于他光复前就曾向周乌猪学过煮摵仔面的技艺,就在涌莲寺庙口设摊卖摵仔面。杨万宝煮的摵仔面,汤头都用大骨、三层肉整块下去熬,口味纯甘,不用加味精,而摵仔面的面条也坚持人工制作,不加硼砂,切面的工具也用竹编,别有一番风味,在当时就相当受欢迎。杨万宝摵仔面生意逐渐稳固后,就传给徒弟阿成、阿赐,自己往五金建材业发展,不过他仍要求徒弟每日送两碗摵仔面给他品尝,鉴定汤头是否改变,由于这种坚持,使得芦洲摵仔面口味能始终如一。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涌莲寺旧庙重建,庙口摵仔面迁移他处,芦洲摵仔面略有停滞,阿成、阿赐后来将技艺传承第三代、第四代,现今中正路、三民路、中山一路陆续出现摵仔面店,五股、八里、大直、三重等地都有芦洲籍人士出外设摊卖摵仔面。现今得胜街的‘添丁摵仔面’、‘阿朝摵仔面’、‘大庙口摵仔面’及台北猪屠口摵仔面,都和杨万宝这一脉相传有所关连。”
芦洲区早期举办观音文化节活动,目的是要凸显摵仔面和地方的血缘关系,农历九月十八日芦洲大拜拜时举行,2009年起改名为“摵仔面嘉年华”并举办至今。
“摵仔”字义摵仔闽南语,语意有二:一当动词,是手提上下抖动摆动(沏)的意思,二是名词,也是旧时煮面工具笊篱(俗称面摵仔),因而得名。

TOP

台湾面条

担仔面


度小月担仔面





担仔面是一种发源于台湾台南的小吃。“担仔”即台语闽南语)“挑肩担”之意。
担仔面发源时间相传为清末光绪年间,创始者为台南的洪芋头。台南清明时节与夏季七至九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故渔家生计顿时艰困,因此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常于台南市水仙宫庙前叫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担仔面曾出现在总统府的国宴和飞机餐点,还曾经是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指定餐点[1]。曾被台南市民称为“国宝”食物[2]
度小月担仔面开设于1895年[3],现今在台南地区有许多店家,老店集中于台南市中正路上,这道面食的主要成份为:面条米粉豆芽菜香菜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臊。担仔面通常略贵[4]、量少(约仅成人两口份量),是所谓“食巧毋食饱”(台湾俗谚:吃得精致而不吃饱,台语拼音的点心而非正餐。

TOP

台湾面条

蚵仔面线


鹿港的蚵仔面线,是清汤没有勾芡






一碗"外带"的大肠面线





蚵仔面线台湾小吃中极具有特色的一种,主要原料为蚵仔(小牡蛎)和面线,蚵需先拌太白粉,但市面上也有许多是用大肠面线,滷好的猪大肠和面线)来贩售。
一碗蚵仔面线的优劣决定于蚵的大小与新鲜度,拌太白粉时也必须注意蚵的完整性。猪大肠滷制的过程,与整碗面线中的比例都是决定优劣的关键。在顾客购买蚵仔面线时,商家通常会问要不要加辣,有些商家是以辣椒酱闻名。此外也可多加乌末、香菜等调味。




面线的面条分类
蚵仔面线的面线,常有“机器面线”与“手工面线”[1]之分,机器面线口感较差,手工面线则较有口感,手工面线的成本也较高。
蚵仔面线的汤底
而汤头有用大骨熬、也有用化学的“肉精素”、味素鸡粉柴鱼熬汤、川烫大肠后的汤、川烫蚵仔后的汤、等等汤底,其中大骨使用者较少,肉精素使用者较多,较不健康;而柴鱼熬汤则鲜美健康;川烫大肠后的汤则有浓厚的大肠味,一般认为较脏,但口味却非常鲜美。
芶芡用的粉
面线芶芡可让整碗面线口感更滑顺,专业是以地瓜粉,家用则以太白粉芶芡。店家为了结省成本,常以川烫蚵仔的水拿来作面线的汤底,又因蚵仔需有地瓜粉裹粉才能川烫,川烫后所留下来的蚵仔地瓜粉汤,不但是汤底的好材料,又能拿来作为煮面线芶芡的材料(因内含地瓜粉的汤),可谓一举两得。



TOP

台湾面条

豆菜面是一种台湾面食,盛行于台南市嘉义县交界,包括白河新营六甲下营(以上属台南市)、义竹(属嘉义县)等地的地方小吃,分布范围大致位于八掌溪曾文溪之间的嘉南平原中心地带。
除上述区域外,在临近地区东山、后壁、麻豆、官田、善化等地也有,但重要性不及前述五地。近年在经济发展之后全台各地扩散,多来自于白河、新营、六甲或下营等。

历史

豆菜面的起源,在历史上已难以考据,不同于府城台南的担仔面有肉臊、虾子、贡丸(以发展当时而言)等较高档配料,豆菜面相较显得简单而清爽,主要组成的淀粉显然是裹腹为主,能吃饱是主要考量。
据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黄世祝教授推测,应该是早期食材取得不易、可久置、易料理、价格低等因素,可能是造就先民以简单的面条放凉、加上煮熟放冷的豆菜、淋上酱油组成豆菜面的形成背景原因,由此而在当时属于"草地所在"的区域风行。
起源
豆菜面的起源现今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 白河豆菜面现今主要经营者已经辗转历三代以上,而且前后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店家,根据1920年代出生的耆老表示,幼时店仔口街上即有人贩售豆菜面,以此推测白河豆菜面的经营可能始自清末或至迟日治时期已有,目前在市场内经营的吴家口碑深受肯定,早上的山产市场转角天主教堂对面也有一家风味甚佳。
  • 新营豆菜面1951年,蔡菊花女士为了养家糊口,以豆菜面做为面担生意,在新营区民治路上沿街叫卖,后来接受顾客建议,于是改成定点贩卖[1],在日积月累下,凭著豆菜面而在街坊传开这项口碑,因此奠定了豆菜面创始人“蔡菊花”创始人[2],定名为阿忠豆菜面。
  • 上述说法并不为市场内的豆菜面业者认同,认为是为了商业而作的宣传,新营人普通认为延平市场内的二家豆菜面才是新营正宗道地豆菜面。
  • 六甲豆菜面创始人源自六甲区“颜寅木”先生[3]
  • 下营区:阿太豆菜面是祖传四代了,现已经八十多年的历史。
  • 义竹市场内的老牌制面店兼营豆菜面,口感风味也备受肯定。
制程
豆菜面的主要材料为面条、豆芽菜、蒜味酱油。面条类似油面但较扁薄,口感Q弹柔软,与一般圆粗且偏硬的油面不同,具有其独特的风味,通常是制成水煮过后放冷,再加上煮熟的豆菜,并佐以蒜味酱油[4],便完成一道“豆菜面”。

附件

20.jpg (109.78 KB)

2014-7-19 18:43

20.jpg

TOP

台湾面条

豆菜面

食用方式
业者将黄色条状面条煮熟、拌上豆芽菜、淋上酱油为主要料理方式。豆菜面摊通常不卖小菜,但会贩售配汤,通常以肉羹为主。清明时节因包润饼需求,面条消耗量大,业者甚至必须准备上千斤的面条才够应付市场所需。地方上有庙会等重大活动时也常以豆菜面为主食。

食用时主要都是干面,而且是将面条以常温冷却方式,待冷却后即可食用。白河、新营、义竹的豆菜配合肉羹汤贩售,也有的直接将面与羹加在一起,即成面羹。六甲贩卖豆菜面的店家搭配的是豆酱汤,豆酱汤风味不同于味噌汤,可搭配豆菜面一起食用,建议拌匀已淋上大蒜酱油的豆菜面,可突显香气与打开味蕾。另外也发展出配有荷包蛋的豆菜面,以及味增汤。下营乡:阿太豆菜面的手工豆菜面是搭配西螺荫油(比较甘甜)再搭配着特调味噌汤,谱出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

盛行地区
新营区延平市场内有二家、中正路有一家,因新营商业活动较发达,商家贩售品目较多。
白河区市仔内有一家吴姓业者,卖豆菜面、肉羹、肉羹面、贡丸汤。另有贩售未煮的生面可让顾客买回自己做豆菜面。
六甲区有二家,卖豆菜面、豆酱汤。
下营区有一家,由当地人阿太豆菜面手工制作,精制各种面食类,买豆菜面送味噌汤,当地公认的美食之一。
盐水区
善化区有二家,位于区内胡厝寮活动中心菜市场,以豆菜面为主,并以豆酱汤(免费),肉羹搭售。
义竹乡市仔内有一家,卖豆菜面、肉羹。
麻豆区市五--忠孝路,在小北百货旁也有(阿太豆菜面)的分店,已近十年了。

附件

1342577088-600662304.jpg (277.98 KB)

2014-7-22 10:36

1342577088-600662304.jpg

TOP

香港面条

车仔面


湾仔街头的一张车仔面餐牌





车仔面香港一种廉价面食,常见于现今港九市区的各式车仔面店,一些茶餐厅亦供应车仔面类食品。



历史


车仔面茶餐厅






地道的港式车仔面,图中配料分别是猪红鱼丸牛柏叶,并附有咖喱汁。














车仔面出现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大陆难民涌来香港,谋生困难,香港街头涌现了流动摊贩,最多便是搭起车仔面档摆卖咖喱鱼蛋和车仔面一类熟食。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顾客可自由选择面条,配料和汤汁,通常十多块钱就可饱吃一顿。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和卫生要求提高,街头熟食贩卖渐渐消失。车仔面走进茶餐厅和食堂,成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专售车仔面的店铺,甚至有走“高档”路线的。车仔面的配料也愈来愈丰富,面条和汤汁亦有多种选择。车仔面已成为香港人的日常廉价食品。




http://zh.wikipedia.org/wiki/車仔麵

TOP

香港面条

车仔面


进食车仔面时常会配搭饮料调味料




配料
以下是车仔面的常见配料,一般店舗是让顾客自由选择两至四款。
鱼丸
牛丸
墨鱼丸
贡丸
猪红
猪皮
猪大肠
鸡中翼
鸡翼尖
竹轮
牛柏叶
牛腩
鱿鱼
烧卖
云吞
萝蔔
冬菇
蟹柳
红肠
烟肉

面条
河粉
米粉
米线
油面
幼面
粗面
伊面
乌冬
方便面

汤汁
沙嗲汁
咖喱汁
牛腩汁
酸辣汤底
麻辣汤底
清汤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