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慈善”也疯狂

“慈善”也疯狂

捐10亿元建大报恩寺,“慈善”也疯狂!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作者鲁国平 11月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重建大报恩寺捐赠善款签约仪式,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个人名义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捐款1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报恩寺重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款。而面对记者:此次捐赠的目的是什么?他回到道:“我不是佛教信众只为弘扬文化。”(11月10日城市晚报)
        慈善是人类一个博爱的象征,凝聚着捐助者博大的心胸,为此那些慈善家及其活动理当受到社会的尊敬以及提倡,但慈善也有“道”,那个“道”就是有利于实实在在地让众生平等、自由地享受造物主赋予人类的自然物质以及自我创造产品的基本生理满足甚至快乐,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救济虽然很少被提及,但以文化或精神的名义去实施一些力所能及或适当的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未尝不可,不过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捐10亿元巨款重建大报恩寺,我觉得还是显得太疯狂了!
      人们常说“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意思无非说一个个平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包括感情生活比起来一座庙的重要性要更加大,慈善家做一件助人为乐的善事无疑也比给予那些佛主菩萨摆一个塑像或者建一个庙宇来得更加功德无量,民间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而连出家人都说“佛主在心中”,那么我们一些慈善家又何必做一些好看的慈善“表面文章”和“面子工程”呢?
      或许正像王健林所说:“我不是佛教信众只为弘扬文化。”是的,弘扬民族文化,那是政府或国人特别是文化和有钱人责无旁贷的事情,可是我仍然以为,巨资做“文化慈善”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不靠谱的行为,——文化能够当饭吃,还是能够拯救天下最需要从物质上提供帮助的受苦受难的底层黎民百姓?显然绝对不能够。
      其次佛教文化尽管在精神上有些作用,也能够给予一些贫苦老百姓以精神寄托,然而“穷吵架,富烧香”,当真正慈善家看到来到现代寺院烧香拜佛的大多数是富贵人时,他会慷慨捐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吗?估计不会!除非他另有目的。于是捐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是一种基本慈善精神的丧失或者失盲,是一种迷失主要方向的“慈善政绩”疯狂,甚至并不排除在地方政府的百般引诱下“有心人”以打着慈善名义去实行变味的沽名钓利的慈善腐败可能——某些捐助者借此与地方政府达成一种“堤外损失堤内补”的互利互惠的默契关系。
      总之,10亿元巨款捐给寺院建设绝对不如捐给希望工程或民生工程,甚至名正言顺,单纯捐助作为佛教事业所用也说得通,否则这就不叫名副其实的慈善了,而是私财捐公或支持地方政府文化旅游建设,因为可以想象,既然重建大报恩寺是南京一个文化和旅游设施,当地政府岂能够不是主建方?事实上,10亿元款项将于今年12月份一次性捐给中华慈善总会,由中华慈善总会分3次拨付给南京市政府,望当事人明辨是非!当然不是这种投资性的公益捐助不可以搞,但我建议最好还是不要以慈善的名义进行!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0-11-10/033618348329s.shtml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