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大学生买不起房,锤杀丈母娘的“减压”行为背后

大学生买不起房,锤杀丈母娘的“减压”行为背后

转发:大学生买不起房,锤杀丈母娘的“减压”行为背后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5745880
    最近,金陵晚报报道了大学生李晓强为了“减压”,购买了羊角锤对自己的准丈母娘行凶的事件,事件缘由大致是李晓强大学毕业后与女朋友处对象,但准丈母娘杨妈妈却认为他现在的条件还达不到要求,杨妈妈认为自己以后的女婿最起码“要有稳定的工作,能在南京买一小套房子”。而李晓强与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经历了找工作不顺、考研失败、考公务员失利等一系列打击后,把所有精神寄托都放在女友身上,可女友却委婉告之:“妈妈不同意两人的事,男朋友起码得工作稳定、在南京买得起房……”,由此,李晓强背负上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对准丈母娘积怨在心,最后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了压力。
    当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很难跨过顺利就业这道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失利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不断给大学毕业生加压,同时面临婚姻、物价上涨等经济压力,从象牙塔走入社会,所遇到的这一切似乎都在考验着他们承受极限的能力,而焦虑的情绪却在不断弥漫……有部分毕业生会产生过度焦虑,甚至转变为恐慌情绪,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心情压抑,意志消沉,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形成了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干扰了正常的生活,极个别的甚至出现了走极端行为,正如我们事件中的大学生李晓强。

     纵观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不难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迷茫、焦虑等状况,一部分人甚至开始失眠、抑郁。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左右着毕业生的情绪状况,剧烈波动的精神状态成为毕业生求职路上的巨大包袱。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压力,我们却发现大学生很难找到有效的减压方式,在各方的压力下他们找不到对象诉说、宣泄,而国内也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因此,一旦自我调节失败,家庭、人际、自我冲突、现实与预期的差异等压力和抱怨都会急剧上升,所以如何让大学生用心去体验社会,用智慧去适应社会,寻找并逐渐确定自己的角色与位置显得至关重要。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面对30年来如此艰难的就业形势,我们的高校、教育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除了开展各种心理辅导课程或活动,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专门的就业信息展示栏和就业信息网,及时公布各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外,如何念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这本“难念的经”,做好其从“不归路”到“自救”的顺利转轨工作是摆在面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