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甴曱的上海闲话 来个上海的灌灌水

甴曱的上海闲话 来个上海的灌灌水

姐上网查个 甴曱 you yuē 咋念 出这么个东东

  

  "错克"的上海闲话

  


  de mon ami, waldner cham

  教人说上海话,那人很上进,一定要学难度大的,那就来点“错克”的。
1. 甴曱(错克)  有“恶性、坏心眼、难度大”诸意思,你看下面那些例子,都是蛮“错克”的,你就大概明白了。
2. nue-en  上海话里最难的要算这个“女儿”了,虽然用拼音打出来,但还是不够准确。用这个词判断上海话口语发音水平再合适不过了。

  You know what is really confusing? 上海话里“男人”的发音第一个字和“女儿”几乎没有差别,那么这个nue到底是男是女呢?我也糊涂了。
3. “我”的说法  大多数人以为是“阿拉”,其实那确切说是“我们(或者我家)”不是“我”,上海话里“我”发音介于“饿”和“五”之间,抱歉没法用拼音表示。

  顺便教你,“侬”为“你”,“伊”为“他/她”,“那”为“你们”,“伊勒”为“they”。

  好,现在连起来,说,“阿拉nue-en老错克额”(“我女儿心地很坏的"--sorry to hear that, cft)

  这两句是从别人那里看到的, 挺好玩的:

  222的念法:两吧捏泥(二百二十二),三个2三种不同的发音;

  一刚:表示居然的意思,试试看这句,伊刚伊戆一刚(他居然说她傻),注意语调和停顿,不然人家以为你结巴;

  下面,教你实战中有用的:
1. “吃”  上海人谈恋爱不说“喜欢”,说“吃”,发音类“却”,是不是听着有点血腥?你哥们会问你“那女邦友却侬伐拉?”(你女朋友很死心塌地的爱你吗?)“艾库以。飞真我是却色伊了。(还可以。反正我是爱定她了。)”对你的上海女朋友说这句“我却色侬了”,比说“我爱侬”效果好多了,因为上海话说后者不给劲。男生们不妨让你喜欢的女生跟你学这句“我却侬”,她念完你可以说“Me too.”好了,便宜被你占了,记得给我寄学费来。
2. “灵”  “侬老灵额(= you are amazing)”,注: 上海话用“老”表示副词“很/蛮/挺”,句末“额”为语气词“啊”。可以接下去顺理成章的说“我老却侬额”。
3. “嗲”  一般用在问句“嗲伐?”(isn’t it amazing?)里,“伐”是“吗”,发音更接近“va”。倒过来,“发嗲”,是说女生对你表现出特殊的sweet的一面,她对你发嗲的话,基本上你们的关系已经确定了。
4. “z-e (dze)”  许多人把这个字打成“赞”,但发音不是最准,注意把e发成英语里yes里的元音那样,以下略同。别人问“嗲伐?”你便答“z-e额。”意思和“灵”、“嗲”差不多。很多时候上海人连说三个以上“z-e”,表示“太棒了”。
5. “戆肚(大)”  “戆大”,即“傻瓜”。多数情况是用在打情骂俏的时候,你女朋友要是说“侬这戆肚”,那不是骂你,是说她已经对你表示得很清楚了你还楞在那里干什么;要是你女朋友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注意健康,你心疼可以批评她作“小戆肚”或“侬这小戆肚!”。

  不巧的是,香港的港和“赣”同音,所以在上海话里要避免把“香港大学”略作“港大”。
6. “刮三”  这个词比较难翻译,有“乖僻,不合时宜”的意思。“侬组格种动作挂三伐?(你做这种动作岂不是很怪?)”如果你傻傻的示爱,让对方很尴尬,她会泼你一句“好勒,Viao 挂三了(好啦,stop)”

  以下是避讳(derogs)的部分,只是让你知道那是在骂人,如果骂你,还不还口,动不动手,自己斟酌:

  1. 格啧/叠啧:“这个”,如果接的是男人或者女人,后面几乎肯定是说他/她的不好,如果不小心听到是在说你呢,劝你先自己回去反省一下;

  2. 测老:“赤佬”,往往说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小赤佬”,我一香港朋友误以为这句话是上海人管小男孩都叫“小色狼”,害得她个美女不敢去上海玩一刚。“邦啧测老了”是说“见鬼了”。

  3. 测那:单独成句可以表示无奈约等于“shit!”,也可以当副词用表示强调语气,比如“侬测那勒搜额(你tmd手够狠的)”。如果不是前两种情况,你听到的是一句以测那开头的大约5个字的话,其中还带娘的,那基本就是上海话里最脏的话了。我告诉你我曾经亲耳听一个上海籍的体育世界冠军在输了比赛后骂了那句5字脏言,当时我递签名本的手犹豫了。

  4. 七喜:她不是说想喝饮料,是让你“去死”,不过也有个别施虐狂女生喜欢对bf说“七喜”。如果是男生说,多数整句会是“侬测那七喜。”

  5. 醒喜:“找死”。在美国我待过的Madison,马路上车让人;在上海,据说粗鲁的司机连残疾人都不让,要是差点撞到,你会听那家伙探出车窗骂“醒喜啊?”

  6. 宗桑:“畜生”,上海父母骂自家孩子叫“小宗桑”,比如你要是把妈妈辛苦了一上午做好的汤全打地上了,就会听到“小宗桑,侬醒喜啊”。不过,上海父母称自家孩子叫“小瘪三”,那是爱称,也许是叫得贱容易养吧,尤其是开家长会的时候,上海父母问老师的第一句往往是:“阿拉小瘪三格趟考了艾库以伐?(我家孩子这次考得还可以吗?)”听着好像蛮谦虚的,其实父母心里对自己孩子得意着呢。

  7. 巴子:“容易上当的傻子”。这词千万别在台湾朋友面前用,严重伤害同胞感情的。“巴”可以当形容词用,比如说”“叠人巴伐?(这人很白痴吧?)”,所以做老爸的挺倒霉的,每天被孩子叫“老巴”(“大傻”)。

  8. 缺西:“男傻子”。骂得含蓄可以说“格啧nue-宁么,东nue拨缺啧果(这个男人么,东南北缺个角)”,当然就是缺“西”了,至于为什么是west,不是其他,有待考证。

  9. 拉三:bitch。你敢当面对一个上海女的说“侬这拉三”,马上脸上多五条血印子,信不信?

  10. gue-ze:“棺材”。也有父母管自己孩子叫“小gue-ze”,尤其是和别人说孩子闯祸的时候。

  上海话讲究音短且平,似乎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音,有一些音还和许多外语的发音惊人一致,比如:

  duck中的元音就是上海话里“鸭”的音;

  上海话说yes只要一个音就可以了,那就是yes里面那个元音,拖长了说就行了;

  用上海话说“鞋子没坏鞋带先坏”可以让人误以为你会说日语;

  如果发不好法语“heure(时间)”里那个元音,建议练上海话里的“饿”。

  还有韩语的“你好”,请参前面2月28日关于“Knewmetis”的后面的一篇。

  补充:上海话里最经典的句型"......不要太(形容词)哦",例如"那部电影不要太好看哦"是说“that movie is extremely good”。其实有时候也不容易搞清楚,比如“这个菜不要太甜哦”,到底是说菜甜得好吃呢还是说厨师把糖加得太多了?


(本帖纯水 姐→增加知名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