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北美时报:耍酒疯吐痰 警察罚你没商量

北美时报:耍酒疯吐痰 警察罚你没商量

在不到两个星期内,我接连与警察打了二次交道,好歹算是见识了他们的行事之道。毕竟来到加拿大的时间还不算很长,对警察的行事风格,当然是十分好奇,特别是听了很多华裔说加拿大的警察有多好之后,就更想见识一番。上周领教过警察处理房东房客纠纷事件,感觉警察还是很有耐心,一个小事就可以呆上一个多小时。但是发现警察也不够专业,有的知识或者还其实是个常识,他们也犯错,一些建议也与法律参考书有出入。但是警察是现场执法者,他说了算,就算犯了什么错误,那也是将来的事情,是你要奉陪的。难怪,一些本地出生的洋人朋友并没有把警察视为 "大好人 " 。言归正传,这里讲讲不久前笔者的同学酒醉之后被警察盘问的事情。

酒醉后的争执和闹事

2008年7月19日 北美时报


笔者和 4 个同学算是关系最好,用中国的话来说是 " 铁哥们 ",但是我们又不是那么铁,毕竟人家还没有到能为你两肋插刀的地步。但我们是每个礼拜二晚上凑在一起到学校附近的一个酒吧喝酒,因为大家周末都要去打工赚钱。时间过去一个多学期,彼此从来没有喝醉过,甚至也没有误过回家的地铁。但是暑假的这一次,情况变了。一个同学将要与他的女朋友租房同居,但是苦于没有钱,一直又要等一个月。也怪那天,难得 5个人全部到场,又是暑假,有的差不多一个多月没见了,有点激动,大家喝得有点多,或者彼此的酒量本来都不咋的,几扎下去,这个有点象加国喜剧明星金凯瑞、有着不错喜剧天份的同学开始不停说话,当然脏话也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疯狂,旁边的酒客都施以眼色,但是他并不理会。不过我们中还有一个长发飘飘、言行举止极像电影明星汤姆克鲁斯的帅哥汤姆有点看不惯了,好几次提示那位仁兄,笔者也试图劝劝,但是苦于文化差异,没有功效。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家要赶最后一班的地铁车,到了算帐时候,本来每次算帐都是 AA制,各算各数,但这位仁兄正好处于租房同居前的攥钱阶段,比平常更 " 吝啬 " 了很多。每人 50 大洋,他掏出 40 ,又要拿走 20,其他人没有说什么,但是那个汤姆克鲁斯发话说:不行,该多少就得多少,一分也不能少,说他也是这么多的。笔者知道汤姆克鲁斯在比萨比萨店上班,确实也很辛苦,钱来得不容易,所以有点计较。那笔者在麦当劳打工赚的这点小钱,当然更不容易,不过偶尔一次帮人家出点小钱嘛,笔者也是不计较的。但是汤姆非得要金凯瑞把收进去的 20大洋掏出来再说。于是一来一往,加上酒喝多了,脏话也出来了,场面有点难看。好在汤姆不说脏话、也不计较,于是大家一同往地铁站方向走。可气的是,那位仁兄仍然嘴巴不停,脏话连篇,音量又高,另一个不相 亁的仁兄则是有点破坏狂,一路踢飞垃圾桶。眼看地铁站就在前面,警车来了,一个回转,停在马路边,截住了前面的三个同学。汤姆一边在后面玩滑板,一边和笔者说话,所以被摔在后面。有意思的是汤姆似乎知道警察会来,在警察刚刚出现在马路上还没有停车的时候,他就冲着笔者说, "你看你看,警察来了,我说嘛! " 并拉住笔者,说慢点走过去。但是笔者眼看着警车靠边、倒车、泊车,开门拦阻前面的三人。

" 怎么回事? " 是警察见面问的第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也正好走过来了。

警察开出两张罚单

两个警察都是亚裔,黄皮肤,讲英语,个子不高,但很强壮,每人拿一个小本子。前面的两个同学跟他解释,是在一个酒吧喝酒,喝得有点多,说话有点大声,并向警察说 " 对不起。 " 警察盘问喝了几扎。回答说是 10 扎左右,不超过 10 扎,可能只有 8 到 9扎,外加威士忌。警察微微笑了一下,说 " 不多嘛。 " 同学赶紧说 " 是啊,不多。 "警察于是问是哪个酒吧,在哪里,指给他们看,问地址,答说不知道,只知道大的路口名字。

警察于是再盘问学校名字,在哪里,什么专业,几年级。这个时候,那位仁兄金凯瑞开始 " 破口大骂 " ,脏话连篇。这让汤姆和笔者不仅大摇头,真是" 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 。于是,警察又问 " 怎么回事? "我的同学答那位仁兄喝酒喝得有点多了,并指着那位仁兄。于是警察走到他的前面进行盘问:名字、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等。查看 ID身份证,并进行登记。而这位仁兄估计还没有酒醒,不停骂着讲脏话,而且不断随地吐痰。但警察态度还好,一直很平稳地问话,也没有提醒他别骂了或者别吐了。警察还问道, " 他是跟你们一起的吗?是一起回家吗?你们有人送他回家吗? " 同学答 " 是 ",现在就是送他回家。后来发现这句话很关键,否则,没有人搭理的醉酒者,恐怕要入局子了。看见他一直还在说,骂,吐痰,警察就忍不住回头说了句 "不要说了 " 。但是语气还是很平和。

同时,另一个警察向其余 4 个人分别问话、查看 ID,笔者那天正好没有带任何证件,同学说他是中国的,住在中国。警察笑了一笑,问笔者的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并问道以前有没有 " 前科" 不良记录。这个时候,一个同学问道,这样会不会有记录?汤姆回答说,这只是目击者,被警察 "pickup" ,但是没有 "charge",没有关系的。警察回答,对你们是例行问话,你们不会被 charge 。警察登记完之后就和另一个警察在车里会合,并商量。

在警察讨论的同时,我们那位骂人仁兄仍然脏话没绝,还大吐痰。其余的 4个人都叫他保持冷静,有什么事等警察走了之后再说。奇异的是,他好像是为了安慰笔者,特意叫笔者过去,对我说 " 没事的! "笔者诧异他是否并没有喝醉,问他为何如此,他不答话。但是眼睛看着警察的方向,还在大声讲: " 把我扣起来吧。好了,进监狱嘛。 "

汤姆蹲在警车的车门边上,问警察,是不是要进监狱。警察没有答话。从刚才警察的提问中,笔者发现汤姆有跟警察打交道的经验,至少被 pickup 过一次。

不久两位警察下来了,手上拿着两张罚单,站到那位仁兄的面前说: " 你在大众公共场合酒醉后耍酒疯,还当着警察骂人,讲话粗鄙,罚款 65元;当众吐痰,看见警察来了还不停吐痰,行为至少 5 次,罚款 25 元。一共 90 元。 "可恨的是,当警察先生给他罚单时候,他还不接,正当警察发火时,好在汤姆先生反应快,赶紧把罚款拿到手上,嘴巴不停说 " 对不起,谢谢。 "而与此同时,那位仁兄还在骂。警察似乎有点火了,指着他说: " 你再骂! "同学看了,赶紧把他拖走。于是警察开车走人。笔者壮着胆子拿过来一看,一张罚单上面写着: intoxication in public $65,另一张上面写着: spit sidewalk$25 。

总的来说,有的事情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比如,酒后在公众场合乱言耍酒疯也要罚款,另外,在人行道上随地吐痰原来也是不可以的,过去只在香港和大陆的公共场所看见过这样的标语或者告示,但未在加拿大见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