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加拿大政局

加拿大政局

                                                                                                               
纵横周刊    2008-12-10

加拿大总督庄美楷(MichaelleJean)接受总理哈珀提议,让国会休会至明年1月26日,从而避开了8日即将面对的国会不信任动议,也避免了一个天大闹剧的产生——由于3大反对党的联合倒阁,刚刚在10月14日经历过一次大选的加拿大人,很可能在不到6周后,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听到即将再花3亿加元大选一回的噩耗。

11月27日,大选后第一次召开的新一届国会上,财政部长费海提(JimFlaherty)宣读了将在明年1月27日付诸表决的财政预算案,案中并未拿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方案,反倒以“应对危机、节约开支”为由,将一个取消政党行政补贴的方案夹带推出。所谓政党行政补贴,是联邦政府按照选票多少给予参加联邦大选政党的资金补助。哈珀的本意,是乘着大选大捷余威,进而切断反对党财源。
由于自由党领迪安的能力、魄力均有限,在上一届国会中因惧怕提前触发大选,屡屡被哈珀和保守党用这种夹带大法占便宜。大选后保守党虽仍是少数政府,但议席增加了16席,三大反对党只有合力倒阁才有胜算,而这被哈珀认为是天方夜谭:自由党是代表工商业的中左政党,主张减少企业税;新民主党是代表公会利益的左派党,主张增税;魁人集团是代表魁北克地方的政党,主张魁北克独立或高度自治。三党同盟的概率,似乎并不比公鸡下蛋大多少,更何况迪安因为在大选中遭到惨败,顶着“自由党史上第一蠢蛋党魁”的恶名黯然辞职,目前不过是看守党魁,穷寇不追,当待何时?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三党在第一时间就抱成一团,以毫不妥协的姿态拒绝哈珀政府的任何协商,在12月1日组成影子“联合政府”。
保守党之所以在大选中大胜,和自由党内讧、迪安能力太差有关,而此时迪安已经是辞职党领,反倒放开手脚,原本掣肘的党内各派也因此空前团结;新民主党靠工会起家,哈珀的预算案中却夹带有限制工会权力的“私货”;魁人集团更是“不得不反”:其经费来源的80%是行政补贴。显然,得意忘形的哈珀错估形势,弄巧成拙。
于是一道十分滑稽的选择题便突然出现在加拿大人面前:如果允许“联合政府”上台,那么六周前还被称为政治低能儿、“自由党史上第一失败者”的迪安,就会成为总理;如果听从哈珀意愿,让国会休会1个月至政府公布预算前一天,那么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加拿大政府将在一个月内因国会缺席而无法做出任何较大举措,新选出的国会也将闹出刚开会就休假的天大笑话;如果干脆解散国会宣布大选,那么5年内大选四次、半年内大选两次的事实,将让所有加拿大人对政治感到厌恶。
没有实权的庄美楷最终选择了休会,让如坐针毡的哈珀赢得1个月喘息,然而这恐怕是最糟的选项。
在短短几天内,惟恐下台的哈珀不惜发挥舆论优势抨击对手,被视为蠢才的迪安饱受口水。三党合作被指为背叛民意,和魁人政团结盟更被指为“和分裂加拿大者同流合污”,这种不计后果的攻讦即使得逞,也会令加拿大族群更加撕裂。因为三党合计,席位多出保守党20席,何来“背叛民意”,而魁人政团是联邦合法政党,如此指责更属过当。虽然休会宣布后哈珀紧急发表讲话,作出软化姿态,但同时触及三个政党核心利益之后,嫌隙恐难弥合。
面对如此诡异的政局,加拿大人有些不知所措,Angus Reid Strategies民意调查公司最新民调显示,52%的人反对国会休会,52%的人反对“联合政府”,多达68%的人不同意再次大选,显然,这是个互相矛盾的结果。
可以预见,在休会的一个月里,哈珀将一面力图用低姿态怀柔反对党,拆散三党联盟,一面重拾舆论大棒,继续那种不计长远的杀伤战术。而反对党也将利用这一个月完善部署。我们看到,迪安一面用YOUTUBE视频反击频频在公营电视台演说的哈珀,一面以“党魁选举后自己就下台交权”巩固党内团结,而盟友新民主党则充分发挥其在工会中的优势,已成功地在主要都市博取了几大工会的公开声援。
如果说休会是一个喘息的机会,那么这个喘息的代价未免太高了些:危机当前,加拿大人将不得不在1个月内忍受一个无法作为的政府、一个第一次开会就休会的国会和一群争吵不休政客的扯淡。不仅如此,如果继续僵持,1个月后大选恐仍难避免。
目前看来关键在于经济,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是否会在未来一个月内加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哈珀政府和三党“联合政府”的命运。

TOP

像加拿大这样无聊的政府也只有台湾可以一比了, 而且加拿大人也向台湾人一样热衷于政治,都自认为自己很懂政治

TOP

发新话题